東吳大學教師授課計劃表

檔案產生時間:2021/10/8 上午 11:59:03
本表如有異動,於4小時內自動更新
一、課程基本資料 Course Information
科目名稱 Course Title:
(中文)資訊社會研究
(英文)INFORMATION SOCIETY RESEARCH
開課學期 Semester:110學年度第1學期
開課班級 Class:社四A
授課教師 Instructor:紀建良 CHI, CHIEN-LIANG
科目代碼 Course Code:BSO45201 單全學期 Semester/Year:單 分組組別 Section:
人數限制 Class Size:40 必選修別 Required/Elective:選 學分數 Credit(s):3
星期節次 Day/Session: 三34E  前次異動時間 Time Last Edited:110年06月24日18時51分
社會學系基本能力指標 Basic Ability Index
編號
Code
指標名稱
Basic Ability Index
本科目對應之指標
Correspondent Index
達成該項基本能力之考評方式
Methods Of Evaluating This Ability
1具備社會學思考的基本能力
The basic ability to think sociologically.
》出缺席狀況
》作業成績
》實作(含分組演練/合作等)
2具備社會科學研究的分析能力
The ability to analyze social scientific research.
  
3具備調查、蒐集與分析資料的能力
The ability to investigate , collect and analyze data.
》作業成績
》實作(含分組演練/合作等)
》資料蒐集與分析
4具備批判社會現象的能力
The ability to analyze social phenomenon critically.
》出缺席狀況
》課堂討論與表現
5具備全球與跨文化的視野
The views with global and cross-cultural concerns.
》出缺席狀況
》課堂討論與表現
》報告(含個人或小組、口頭或書面、專題、訪問、觀察等形式)
》作業成績
》實作(含分組演練/合作等)
6具備分析在地與區域社會問題的能力
The ability to analyze social problems in both local and regional scales.
  
7具備關懷與服務社會的能力
The ability to concern and serve society.
  
8具備觀察社會趨勢的能力
The ability to observe social trends.
》課堂討論與表現
》報告(含個人或小組、口頭或書面、專題、訪問、觀察等形式)
》作業成績
》實作(含分組演練/合作等)
》資料蒐集與分析
二、指定教科書及參考資料 Textbooks and Reference
(請修課同學遵守智慧財產權,不得非法影印)
●指定教科書 Required Texts
1.Manuel Castells (2000) The Information Age: Economy, Society and Culture, Vol. I Oxford: Blackwell. (網絡社會之崛起,夏鑄九等譯,2000, 資訊時代:經濟,社會與文化,台北:唐山。)
2.運算思維簡介,教育部運算思維推動計畫。
3.Scratch新手指南,https://www.scratch-tw.org/learner

●參考書資料暨網路資源 Reference Books and Online Resources
1. Jamie Bartlett(2018)The People Vs Tech: How the internet is killing democracy(人類的明日之戰:當臉書、谷歌和亞馬遜無所不在,科技和大數據如何支配我們的生活、殺害民主,2020, 林曉欽譯,新北:大牌。)
Alex Pentland (2014) Social Physics: How Good Ideas Spread─The Lessons from a New Science,Penguin Books(數位麵包屑裡的各種好主意:社會物理學──剖析意念傳播方式的新科學,2014,許瑞宋譯,台北:大塊。)
2. Antonio García Martínez(2017) Chaos Monkeys: Obscene Fortune and Random Failure in Silicon Valley(曾倚華譯,矽谷潑猴 : 直擊臉書、谷歌、推特的瘋狂內幕,及他們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臺北市 : 高寶國際 。)
3.Paul Collier(2018) The Future of Capitalism: Facing the New Anxieties(潘勛譯,2020,社會向左,資本向右:新世代的階級與貧富裂痕,尋找修復的終極解方 台北:聯經出版。)
4.Bauman, Zygmunt (1998) Work, Consumerism and the New Poor, London: Open University Press. (王志弘譯,2002,工作、消費與新貧,台北:巨流。)
5. Caroline Criado Perez (2019) Invisible Women: Exposing Data Bias in A World Designed for Men(洪夏天譯,2020,被隱形的女性:從各式數據看女性受到的不公對待,消弭生活、職場、設計、醫療中的各種歧視,台北:商周。)
6.Turkle, Sherry (1995) Life on the Screen: Identity in the Age of the Internet, New York: Touchstone. (譚天,吳佳真譯,1998,虛擬化身:網路世代的身份認同,台北:遠流。)
7. Webster, Frank (1995) Theories of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London: Routledge. (馮建三譯,1999,資訊社會理論,台北:遠流。)
8.林鶴玲、鄭陸霖(2001)。台灣社會運動網路經驗:一個探索性的分析。台灣社會學刊,25,111-156。
9. Castells, Manuel (1998) “Grassrooting the Space of Flows”, paper for Altalanta Telecommuniucations and the City Conference, March 21. (柯司特,“草根化流動空間”, 城市與設計學報,第五/六期合刊,9月,頁.1-8.)
10. Himanen, Pekka (2001) The Hacker Ethic and the Spirit of the Information Age, New York: Random House.(駭客倫理與資訊時代精神,2002,劉瓊云譯,台北:大塊。)
11.巷仔口社會學 https://twstreetcorner.org/
12.資訊社會研究 http://ccis.nctu.edu.tw/
三、教學目標 Objectives
資訊社會為新資訊技術範型而建構的社會結構,基於社會學對社會趨勢的掌握能力,經由對技術革命、新經濟、和網際網絡與區域發展間多層互動等之全面觀察,本課程希望使學生經由資通訊科技對社會影響之認識,來掌握與全球資訊化相關之研究課題,培養學生能對不同的資訊發展能有敏銳的社會觀察分析能力。
Information society is understood as the social structure constituted in co-evolution with the new information technological paradigm. Through the extensive observation of the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the new economy and the multilevel interaction between Internet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the students are expected to understand and analyze different social impacts of new information trends.
四、課程內容 Course Description
整體敘述 Overall Description
資通訊科技對人類社會帶來技術範型的轉移,了解資通訊科技的脈動是社會學的重要課題,本課程結合資通訊科技發展趨勢,應用社會學理論分析資通訊科技對社會所帶來的各層面影響,後半段課程將結合資料與程式編寫的入門練習,讓本課程的學生能夠實際進行專案Project分組實作,在實作過程中了解產品設計與邏輯運算思維,透過了解資訊邏輯與創意分享,也希望在理論討論與實作的過程,找到更多未來社會發展之可能性。
本課程屬資訊能力列抵課程,內含至少12小時運算思維及程式設計內容。
●分週敘述 Weekly Schedule
週次 Wk 日期 Date 課程內容 Content 備註 Note

1

9/22 網絡社會理論導言 針對課程與資訊能力培養之間的關聯性進
行簡短說明。

2

9/29 變動的資訊技術範型   

3

10/6 社會網絡的吸納與排除   

4

10/13 職業與工作型態之轉化:彈性工作的趨勢   

5

10/20 網絡年代之市民參與及動員   

6

10/27 新空間形式:都會區域與智慧城市發展   

7

11/3 社群媒體互動與資料科學發展趨勢   

8

11/10 資訊邏輯與社會發展   

9

11/17 運算思維與程式設計   

10

11/24 期中考   

11

12/1 分組專案創作1-專案概念與基礎程式設計 請各分組自備筆電

12

12/8 分組專案創作1-專案概念與基礎程式設計(2) 請各分組自備筆電

13

12/15 分組專案創作2-積木式程式Scratch 開發平台使用 請各分組自備筆電

14

12/22 分組專案創作2-積木式程式Scratch 開發平台使用(2) 請各分組自備筆電

15

12/29 分組專案創作3-產品概念設計與邏輯編程 請各分組自備筆電

16

1/5 分組專案創作4-協同工作與創意分享 請各分組自備筆電

17

1/12 程式設計與網絡社會反思   

18

1/19 期末報告 期末分組報告
五、考評及成績核算方式 Grading
配分項目 Items 次數 Times 配分比率 Percentage 配分標準說明 Grading Description
出席515% 
期中考130% 
分組作業130% 
課堂討論325% 
配分比率加總 100%  
六、授課教師課業輔導時間和聯絡方式 Office Hours And Contact Info
●課業輔導時間 Office Hour
每週三 13:00~16:00
●聯絡方式 Contact Info
研究室地點 Office: EMAIL:spamore@gmail.com
聯絡電話 Tel: 其他 Others:
七、教學助理聯絡方式 TA’s Contact Info
教學助理姓名 Name 連絡電話 Tel EMAIL 其他 Others
八、建議先修課程 Suggested Prerequisite Course
九、課程其他要求 Other Requirements
十、學校教材上網及教師個人網址 University’s Web Portal And Teacher's Website
學校教材上網網址 University’s Teaching Material Portal:
東吳大學Moodle數位平台:http://isee.scu.edu.tw
東吳大學Tronclass行動數位平台:https://tronclass.scu.edu.tw
教師個人網址 Teacher's Website:
其他 Others:
十一、計畫表公布後異動說明 Changes Made After Posting Syllabus